三葉球囊導管的使用需嚴格遵循操作規范,以下是關鍵注意事項:
一、術前準備與檢查
1、包裝與滅菌確認
使用前檢查包裝完整性及滅菌狀態(環氧乙烷滅菌),無菌屏障破損則禁止使用。
2、器械完整性驗證
取出后檢查導管、球囊是否完好,避免接觸有機溶劑;確認型號與病變部位匹配(如泌尿或血管應用)。
3、球囊預處理
使用造影劑與生理鹽水(體積比1:1)混合作為充盈介質,充分排空球囊腔氣體。
測試球囊:注入最大推薦充氣量,檢查是否泄漏,確保完全放氣后再使用。
二、術中操作要點
1、影像引導定位
必須在熒光透視下操作,通過不透射線標記帶精準定位球囊,避免覆蓋非目標區域。
2、充盈壓力控制
禁止使用高壓注射器,僅能用1mL注射器緩慢注入充盈介質。
維持分葉結構功能:分葉設計需部分充盈以保持血流(如主動脈應用),避免完全阻塞血管。
3、避免移位與損傷
球囊未完全回縮前禁止回撤導管,否則可能導致支架移位或血管撕裂。
輕柔操作導管,減少軸向推力,防止球囊皺折影響回縮。
三、并發癥預防
1、出血風險
凝血功能異常者慎用,術后密切觀察穿刺點或操作部位出血跡象(如泌尿應用壓迫止血后)。
2、組織損傷預防
控制擴張壓力與時間,避免過度充盈導致支氣管破裂(氣道應用)或血管夾層。
宮頸擴張時需評估子宮成熟度,防止宮頸撕裂。
四、禁忌與特殊警示
1、一次性使用原則
嚴禁重復使用,否則可能導致感染、器械失效或生物相容性風險。
2、禁忌人群
活動性感染、未控制凝血障礙及對導管材料過敏者禁用。
核心設計依賴:三葉球囊的分葉結構需在術中維持部分開放血流,操作不當可能喪失此優勢。術后需記錄球囊使用參數并追蹤并發癥(如再狹窄或血栓)。